问答网站 Stack Overflow,快要被 AI 消灭了。
五月份,整个网站上的新发布问题只有20000个,跟刚上线的2008年下半年相仿。6月份更惨,截止到6月25日,新发布问题只有12015个。最高峰的2020年,每月的新问题超过30万个。它的访问量
五月份,整个网站上的新发布问题只有20000个,跟刚上线的2008年下半年相仿。
6月份更惨,截止到6月25日,新发布问题只有12015个。
最高峰的2020年,每月的新问题超过30万个。它的访问量曾经排名全球前50名,就这样被 AI 淘汰了。
然而比较奇怪的是:谷歌一季度业绩强劲,经营利润增长20%!
以下为AI提供的分析:
一、AI对搜索行业的冲击确实很大吗?
AI对搜索行业的冲击是显著且多方面的,但尚未完全颠覆传统搜索引擎,而是呈现出“互补融合”与“渐进替代”并存的局面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
1. 用户习惯的迁移:从链接列表到直接答案
AI驱动的搜索工具(如Perplexity AI、天工AI搜索)不再提供传统搜索引擎的链接列表,而是直接生成结构化答案。例如,用户搜索“中国古代四大发明”时,AI会直接给出答案并支持追问细节,省去用户筛选链接的时间。
部分用户已转向社交媒体(如Reddit、TikTok)和AI工具获取信息,传统搜索引擎的流量受到分流。
2. 技术优势:个性化与准确性提升
AI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技术,能更精准理解用户意图。例如,Phind搜索工具可区分“苹果”指水果还是品牌,并整理多来源信息生成简明答案。
个性化推荐成为趋势:AI根据用户历史行为、位置等数据定制结果(如推荐符合预算的生日派对场地),传统搜索引擎的通用结果难以匹敌。
3. 商业模式挑战:广告与付费订阅的博弈
传统搜索引擎依赖广告竞价排名,而AI搜索工具(如New Bing)减少广告展示,用户体验更简洁。广告主需重新适应AI生成的个性化内容植入方式。
付费订阅模式兴起:部分AI工具(如ThatTrack音乐搜索)提供无广告、高级功能订阅,但普通用户接受度仍需观察。
4. 行业格局:新旧竞争与互补共存
新玩家入局:Lepton Search等专注细分领域(如科研文献),通过AI技术分流传统搜索市场份额。
传统引擎加速转型:谷歌、百度等整合AI优化搜索流程(如百度“文心一言”、谷歌“AI概览”),但数据质量与时效性仍是瓶颈。
专家观点分化:部分认为AI将逐步替代传统搜索,另一派认为二者长期互补(如AI处理复杂任务,传统引擎满足基础需求)。
结论:AI对搜索行业的冲击显著,尤其在效率、个性化、交互方式上,但传统引擎通过技术融合仍占据主导地位。短期内两者将并存,长期可能向“AI智能代理”模式演进。
二、谷歌一季度业绩为何强劲?经营利润增长20%的核心原因
谷歌2025年Q1营收902亿美元(同比+12%),经营利润306亿美元(同比+20%),核心驱动力来自AI技术赋能广告与云业务,以及成本控制与资本效率优化:
1. 广告业务:AI提升精准度与转化率
搜索广告增长9.8%:AI功能(如“AI概览”)月活用户达15亿,增强用户粘性。智能竞价、PMax素材生成等AI工具帮助广告主提升转化率26%。
YouTube广告增长10%:Shorts短视频变现率翻倍,AI生成背景(如Dream Screen)吸引创作者,推动广告收入增至89.3亿美元。
2. 云业务:AI基础设施需求爆发
Google Cloud营收123亿美元(同比+28%):受益于AI算力需求(如Gemini大模型训练、企业级AI解决方案),超过60%的AI初创公司和90%的AI独角兽采用GCP。
自研芯片降低成本:Axion ARM芯片性能比x86系统高50%,降低AI推理成本。
3. 技术投入与成本优化
AI提升内部效率:30%的代码由AI辅助完成,研发流程提速。
资本支出侧重高回报领域:172亿美元投入数据中心和服务器,支持云与AI业务扩张,同时通过规模化降低单位成本(如SGE响应成本下降80%)。
4. 生态协同与政策红利
全球化产品矩阵:15款月活超5亿的产品(如YouTube、Android)接入Gemini模型,形成流量闭环。
监管与数据壁垒:中国市场的严格监管为百度等本土企业争取时间,而谷歌凭借中文语料库优势巩固地位。
总结:谷歌通过AI技术重塑广告精准度、云服务竞争力及内部效率,同时依托生态协同与资本投入,实现利润高增长。尽管面临反垄断压力(如美国司法部诉讼),其AI战略仍为长期增长奠定基础。
本文由 微wx笑 创作,采用 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 4.0 许可协议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ivu4e.cn/windvane/sees/2025-07-05/2095.html